北交金科总经理、中国产权协会数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黄严——数字产权构建产权服务新生态

产权交易服务市场是行政性的政策性市场,是一个资源与要素聚集地,同时是一个叫做资源要素匹配的阳光市场,也是一个国有资本有序流动的市场,同时我认为还是一个国有经济的微观调试器。我们对我们产权市场的认识,我个人觉得它需要发展,还需要有更多的东西的注入,更多的要素,应该通过这个市场来进行交易,才是我们产权市场的可能是发展的未来。
2023年2月22日,由中国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机构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数字产权创新大会”在成都举办。

大会以“全国统一大市场背景下的产权市场数字化创新”为主题,围绕产权数字化和数字产权化展开交流,旨在推动产权交易资本市场加强数字化创新、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数字中国建设。
黄严

北交金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产权协会数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黄严先生在大会现场进行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欢迎阅读转发。





数字产权构建产权服务新生态

——北交金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产权协会数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黄严


秘书长好,各位产权交易机构的先进同仁大家好,各位嘉宾下午好,欢迎大家来到成都,与我们共同关注数字产权,关注数字产权创新(成都)基地。

今天想跟大家聊一个话题,数字产权与产权服务新生态。

产权服务产权行业产权交易有生态吗?我想每个产权界的同仁都会去想这个问题。产权交易的核心品种是产权交易、企业增资、实物资产交易,还有涉诉资产的行政资产招投标、政府采购、排污权交易等等,以上的交易行为与行政有很大的关系。

产权交易服务市场是行政性的政策性市场,是一个资源与要素聚集地,同时是一个叫做资源要素匹配的阳光市场,也是一个国有资本有序流动的市场,同时我认为还是一个国有经济的微观调试器。我们对我们产权市场的认识,我个人觉得它需要发展,还需要有更多的东西的注入,更多的要素,应该通过这个市场来进行交易,才是我们产权市场的可能是发展的未来。

现在长期市场已经具备的条件如下:200家交易机构,11万家服务机构,还有20万级交易量。如此庞大的一个交易量市场,但是容纳的服务机构并不多,只有1万家。我们每个区域都有一个交易市场,交易市场它本身还存在孤岛现象,这个问题是长期以来没有彻底解决的。而且交易机构之间的协同度相对来讲也比较低,同时服务机构的同业协作能力水平也比较低,潜力服务机构的潜力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产权市场与证券市场相比,生态就显得太小,太弱。我们是政策法规的指定市场,面对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应该怎么做?是不是需要重构?我们面对的更大的市场机遇,面对更大的市场份额,我们是去突围,去打破篱笆,我们往前走,还是固守我们现在已有的业态?

我认为产权市场面对新的机遇、面对新的市场份额的解决之道,首先需要进行数字化转型,提升行业效率。

第二就是利用规范的产权市场去拓展成交易品种。产权市场在国内应该算是最规范的市场,中国产权协会在全国有260家会员单位,最规范的全国协会商协会有7万至8万家会员。相比起来,协会应该是很好与在座各位同仁都有关系,如此好的一个市场形态,我们怎么去拓展我们的可交易品种,这是我们要面对的一个很大的问题。

第三,数字科技可以帮助我们的服务机构快速转型,共同构建生态。只有生态起来,市场里的服务机构主体,包括交易主体和交易机构才能更好生存。但是目前的服务机构数量,远远不能帮助我们这个打破既有的信息孤岛,大环境已经改变了,数字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了。

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局数字经济的到来,新的生产要素已经产生-----即数据,它的产生新的物种肯定就要出现。

如何让新的要素通过资产化、确权成为我们的可交易品种,这是数字产权创新基地成立第一天就在思考的问题,我们也一直在研究。数字产权创新基地不是为了做交易设立的,我们的目标是去创新新的品种,市场也需要体系化、系统化的探索和创新,我们就是那个探路者。在个时候,传统方式的管理幅度、区域限制、业务能力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必须打破,所以说必须去系统的解决数字经济状态下产权交易服务的探索。

如何构建产权服务的新生态?数字产权。

数字产权是我们对未来产权行业突围的一个理解。数字产权这是对产权进行信息化数字化,并通过一定的规则进行权益确权后形成了一种新的权益状态。在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以后,万物皆可数字化,既然都可以数字化,哪些是可以确权的?

刚才上午几位专家都讲到一个问题,不是所有的数据都能成为要素,也不是所有的数据都能成为数字资产可交易,但是形成数字产权后一定是可交易的,或者是可以有使用价值,它可以代表现行经济制度下的所有产权,就是数字孪生。我们在物理状态下存在的产权,不管是物权还是财产权,都有可能在收支状态下进行数字孪生,这是数字经济的一个特征。

第二个特征,它是可以用数字的方式归纳各种权益和资产形成的产权,包括无形资产,虚拟资产,还有数据,数据资产。

要解决所有的数字产权,今后的流转和这种应用的问题。第一个需要有公共账本,需要有不可篡改,需要有时间戳。所以我们在协会的支持下开发了数字产权链,从权益登记入手,现在已经在探索一些应用。数字产权链未来的方向可以成为产权市场、其他行业的数字产权的登记确权的一个纯正机构。

当所有的交易行为都存于独立服务器上,存证本身就规避了未来将出现的一定的交易风险。产权协会鼓励我们做数字产权链,可以很快的解决各个交易所所需要的存证的问题。构建生态以后,我们数字产权的应用场景就不仅限于现有的股权增资和实物资产存证了。

产权市场与其他行业的篱笆还没打破,要广泛运用数字产权,必须打破篱笆才能寻找更多的应用场景,不能仅限于交易服务场景里面。

下面我们来讲讲技术转移。

任何一个技术诞生的过程中,是不好确认其价值的。技术本身具有很强的边界,在这个公司可能是天价,在另外一家公司可能就不值钱,完全可能是因为运作的原因或者是其他原因带来的。

比如说药。药从它我们现在医院都有转化医学中心干什么?医院有很多病例,他们有的病属于同一类型,医院的转化医学中心就会思考能不能找到一种办法去解决同一类型的问题,他们会去构思用靶向或者别的技术手段来达到这个目的。完成目的思考以后,就来到了第二步---筛选化合物。

我们现在大部分药都是合成药,都是由化合物组成的。筛选化合物的过程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有可能在大实验室,有可能在小的实验室,筛选的过程费钱、费脑力、费时,很复杂。在完成药研发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转化医学中心在做研发,但是提出研发想法的又是另一个人,这个时候你说让他做一个技术交易可能吗?不可能。这个时候只能顺着一个做下去,然后筛选出化合物后形成某种药,在这以后还得做一件事----药效的评价。药效评价以后要做代谢的评价,代谢的评价完了以后还得做安全评价,最后还有三期临床,这个过程中有大量的资本,有嗅觉的资本会进入,前期是天使融资,中间是VC,后面是PE。

这个过程到最后的时候,真正到了药厂,能拿到药证的时候,药厂的产业资本介入,那个时候是可能有可能是几个亿,有可能是几千万,有可能几十个亿上百个亿这种的投入,那么这个链条我们怎么实现交易?实际上难度很大,所以在国际上统称为技术转移,技术转移的目标就是说他的权益要不停的叠加,不停的分配,若干次分配,最好的就是公共账本,不可篡改的公共账本,有带时间戳的,这就是区块链的作用。

除了产权市场以外,还有知识产权市场、技术市场,其中知识产权分会也在中国产权协会的指导下成立了。知识产权协会成立以后,能否解决知识产权的流动问题呢?知识产权比如发明专利的转移或转让,大多数时候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呢?

某个公司在某一方面都有它想垄断的某一个东西。像刚刚讲到的药,它从一开始到最后有一个时间的交易行为,每个过程每一个交易行为都是在叠加,他的权属非常难以界定。但是实际上我们可以视同它为一个交易,用区块链的方式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对产权市场来说,数字产权链的出现打通了原来传统的很多无法实现的东西。

第二个是文创。文创里面我举音乐为例,接下来的演讲嘉宾乐链科技也选择了用区块链来进行一种突围。在音乐中,有词作者、作曲和歌手,还有录音棚,还有发行人,它中间的环节有很多,如何来解决他们的分账问题?同时实际上还存在一个可交易性,如果一首歌或者是一张专辑,由一个公司来出,这个公司会垄断利润,但是他也有一个问题,如果卖得不好,他会亏很多钱。但是如果是各个环节都采用分散的形势,若干投资人一起参与到音乐制作的过程中,用区块链技术是可以完全解决分账问题的。

最后分享一下数字产权创新基地和北交金科正在做的事和我个人的一些思考。

第一,是中国最大的数字产权创新与项目孵化基地---数字产权创新(成都)基地,已经正在开始准备建设。自2021年成立以来,在两年的时间里基地重点做的工作一是是建立推广了数字产权的概念,二是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创新品种的规范,三是创新了一部分可交易的数字产权,四是建立了数字产权的基础设施---数字产权链。

第二,推动产权交易数字化转型。数字产权创新基地是第一个培育数字产权的服务生态,这就是我们的根本目标。在服务生态里,有服务的交易共生,市场主体、服务合作伙伴、服务机构都会存在,他们各自有各自的定位和市场角色。

第三,完成了产权市场的数字化服务工具----数据洞察与数据矩阵的建设。这个工具包含了北交金科十余年来的历史积累,基础是对所有产权交易、证券交易产生的并购行为的数字化分析,实现了区域内企业的参控股行业规模的可视化。每个区域的国企、上市公司都在数据洞察工具里实现了可视化,区域内的并购时间的关联性实现了可视化,境外国资服务本区域经济建设的可视化,有区域内的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可视化,投资人的可视化……等等以上这些,都是公司的积累。我们把它完善成一个数据看板,同时能满足各交易所的需求,把它分拆开来做你区域的服务。

这里的数据还有一个衍生,我们并购图谱把投资人全部挖掘出来,现在一共有30多万个投资人,在这个基础是还可以做一些有效匹配,打破原来投资人的区域限制,可以用最短的时间、用最便利的条件完成尽调,提高项目的成功率,也减少因为时间成本而放弃的项目数量。

第四,我们最近和华西医科大学、武侯区政府正在筹备建立健康医疗数字产权交易服务平台,目前已经完成了服务平台的原型架构开发。简单来说,通过健康医疗数字产权交易所平台,每个病人的医疗数据可以释放价值并为病人带来收益。

病人去医院看完病,病例数据是病人和医院的共有产权,因为病例是在病人、医生和医院背书三个条件都满足时才形成的。病例形成后储存于医院的数据库里,日积月累这个数据库非常庞大且有价值,医院把脱敏后的病例输出给药厂、保险公司或研究机构,他们用基础数据做研发、投入市场继续赚钱。

那么医院在把病人的病例数据输出过程中是否违背了病人的意愿呢?病人如何确认哪份病例属于自己呢?这个就是刚才讲到的确权,病人可以放弃,可以淡化所有权,但是使用权一定要明确,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医院把数据对外输出并且产生收益了,这是不符合商业逻辑,的,也没有考虑到病人的利益,没有形成闭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数字20条明确要确权之前,数字产权创新基地就率先做了确权的体系建设,首先会以华西为试点,逐步在四川选择可能一部分医院来做试用,如果可行的话会在全国推广。

健康医疗数字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包含了一套系统,采集经过病人授权的数据,由数据加工公司进行脱敏加工并结构化,征得所有权人、医生、医生同意以后转让,产生的收益按照规则通过三方登记结算公司进行收益分配。收益到账后,如说有1万个病例,这1万个人都会参与收益分配。这个项目确定在下周一正式跟武侯区政府和华西公用签约。

第五,这是来自产权市场的案例。产权市场一直中间服务机构或经纪人角色,实际操作中给他们进行服务费分配很麻烦,需要大量的文件、资料作支撑,一旦有某个环节不够严谨,就会触碰到合规和风控的底线,为了避免出现以上情况,宁愿少成交一个项目都会放弃与中间商合作。

但各行各业有中间服务机构的存在,他们已经是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必须要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中间服务商存在的合规、风控风险。数字产权创新基地采用的是用信息推广的DPR,也可以叫数字产权DPR。

数字产权DPR是项目的智能合约。在项目推广过程中,持有DPR者促成项目成交后,可获得相应的信息推广服务费,DPR作为推广服务确权的权证,是获得信息推广服务费的唯一凭证。这个凭证不可撤销,可以溯源,保证整个交易过程的安全性,整个交易行为是在很安全的这种状态下实现的。这个模式在产权市场已经有成功的案例了,上个月我们为一个债权项目做了DPR推广,发行了50个DPR,有个中间服务机构在购买DPR以后两周内就找到投资人。这种某事,可以让很多有资源的中间机构快速、方便获得收益。

北交金科、数字产权创新基地都是平台,站在平台的角度我们希望用技术和规范来解决整个行业的疑难点,所以我们创造了数字产权,并希望可以创造数字产权服务生态,我们希望在我们的努力下,未来产权行业的边界可以更大,每位从业者的舞台可以更宽,可能性可以更多,谢谢大家。